教育科研是驱动教学改革、赋能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为精准锚定研究方向,凝聚专家智慧,确??翁庋芯吭低平?,2025 年 9 月 10 日上午,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至真楼九楼会议室集中召开初中部市级课题《基于“备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开题报告会,开展深入的开题论证活动。学校党委邢世涛书记、教育领域专家福州滨海实验学?;坪嗳菔榧恰⒏=ㄊ≈醒в镂难Э拼啡死钚禄鲜翱翁庾槌稍背鱿嵋?/span>,活动由语文组黄贤明老师主持。

课题阐述:聚焦痛点,明确方向
会上,主持人黄贤明老师率先围绕课题的由来及目标展开深入阐述。他指出,课题的提出源于新课标学习交流中对古诗词阅读与鉴赏教学的深度思考。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目标与评价脱节、教学与学情割裂等突出问题,而破解困境的关键,在于从 “备 - 教 - 学 - 评” 全流程切入,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
关于课题总目标,黄贤明老师明确:旨在系统探究 “备教学评一体化” 模式的应用,搭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体系。通过研究解决教学脱节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团队汇报:剖析问题,细化路径
课题核心成员张媄老师代表课题组进行开题汇报。她直指当前古诗词教学的三大痛点 ——目标模糊、方法单一、评价脱节,并从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力求破解教学难题,助力落实2022版语文课标“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化。

专家点评:精准指导,点亮思路
汇报结束后,两位专家结合课题内容进行了专业点评与指导,为研究的深化指明方向。
李新华老师对课题的可行性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课题目标明确、价值导向清晰、核心概念界定准确,研究内容充实且贴合学情与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精准切中教学痛点。同时,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明确 “教学评一体化” 与 “教学评的一致性” 的区别与联系;二是设计评价表时需紧扣方向与目标;三是清晰规划 “备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流程。

黄亨容老师则聚焦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创新点,肯定将“备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聚焦古诗词教学,能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目标、方法与评价脱节的痛点。他在课题目标定位、理论提升、研究策略等方面给出细致指导,建议课题组后续结合具体古诗词篇目(如唐诗、宋词经典篇目)设计分层评价标准,帮助课题组进一步找准课题研究的关键点和方向。

专题讲座:深化认知,拓展视野
随后,两位专家分别开展课题相关专题讲座,为课题组成员带来深度启发。
李新华老师以 “古诗文教学评的实践与反思” 为题,通过对比新旧教材单元导语,强调 “教学评一体化”需符合学情与教育规律。他提出要完善双线组合方式,强化单元一体化设计,围绕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情境化实践推进教学评实施的一致性,并指出课程标准中的 “学业质量描述” 是评价的重要依据?!?/span>备教学评一体化”需重视学生知识迁移、问题解决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

黄亨容老师则聚焦 “核心素养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融入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从多维度提出策略:挖掘教材思政元素,实现核心素养与价值引领的共生;革新教学方法,以情境化实践激活思政渗透,基于学情设置真实情境,搭建学习支架;构建 “教学评一体化” 评价体系,保障思政融入实效;强化教师素养,筑牢思政融入的主体根基。

总结展望:深耕实践,静待花开
最后,邢世涛书记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强调,通过本次交流学习,教师们要以课题为抓手,深耕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中提升专业素养。他特别指出,语文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魅力、感受语文之美,让学习浸润人文温度。同时,他表达了对课题持续开展与深入研究的坚定信心,期待未来结出丰硕成果。

此次开题报告会的顺利召开,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闽江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初中部市级课题组将以专家指导为契机,凝聚团队力量,扎实推进研究,让 “备教学评一体化” 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地生根,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与师生共同成长。
供稿:语文教研组
初审:教科室
终审: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