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品异国文化,携手共筑友谊桥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6-10-31 15:30 行万里路,品异国文化,携手共筑友谊桥 ——记我校赴加拿大姊妹校约克森学校游学有感 闽江学院附中 加拿大,风景绮丽,人仿佛在画中行走。 在绿柳垂摇的季节,我们一行人远赴加拿大,赴一个友谊之约。 闽江学院附中和加拿大约克森学校是姊妹校,我们应邀远赴兰里。 一、初至兰里 14天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仿佛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每天都在接受着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拓宽见识和视野,这半个月来的加拿大之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 7月17日,我们师生一行39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航程,跨越太平洋,抵达加拿大西岸温哥华。由于飞机晚点,看着长长的排队等待入关的队伍,一丝焦虑、烦躁浮上心头。但是,一出海关就看到了代表兰里教育局前来迎接我们的mike那灿烂的笑脸,心情顿时好很多。出了机场,坐上school bus,我们直奔此次游学的目的地——温哥华兰里约克森学校。在那里,兰里教育局、约克森学校的工作人员以及寄宿家庭家长的热情一下子就将我们刚到异国他乡的拘谨给揉碎了,我们感受到暖暖的情谊。看着一个个学生经过严格的登记程序被他们的“home爸home妈”们给接走了,心里终于踏实下来。我们即将在这里开始我们半个月的游学生活。 第二天,约克森学校为我们全体师生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营仪式,为期14天的游学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二、学习 成长 每天早上8:30前,“home爸home妈”准时将我们的学生送到约克森学校,下午17:30再到学校将学生接回家。14天时间里面,他们都准时接送,由此看出,他们的守时观念非常强。学校每天上午给我们的学生安排了ESL英语课程,课程着重实用的听、说、读、写和词汇技能。学校重视在教材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加拿大的历史、地理,同时强调体验,孩子们在课堂上与老师从游戏中互相认识,在交流中互相了解,在活动中加深感情。我们的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加拿大教育,激发出英语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口语能力得到强化,他们敢于开口,提高了英语交流能力。在每天早上的ESL英语课程中,学校还融入了原住民手工课、家务技能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 在14天的学习中,我体会到加拿大的课程注重教与学过程。通过与约克森学校的老师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我尤其感受到这一点。与他们同样的,我们在校内也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然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更注重最终的结果,而他们则更看重你通过这次活动思考了什么,学习到了什么,对你的以后有怎样的影响,不论活动是什么又或参加了多长时间。 除了ESL英语课程,学校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校外课程体验课,每天下午外出参观游览,充分感受异国风光和人文文化。孩子们参观名山、名城、名校,了解加拿大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充实自己的世界观。不管是现代化的温哥华水族馆,拥有印第安特色的木刻图腾柱的史坦利公园,可以体验悬空吊桥惊险的林恩峡谷公园,诙谐幽默伐木工人表演的松鸡山公园,还是可以搭乘世界最先进的peak to peak惠斯勒黑梳山峰顶缆车的滑雪胜地——2010年冬季奥运会举办场地,可以体验4D电影的加拿大地标建筑五帆广场,承载了BC省的历史记忆的BC省首府维多利亚,又或者是具有20公顷迷人风景的宝翠花园,安详、平和的白石镇,自由开放的UBC大学,体现和平的美加边界和平门,充满劳动乐趣的农场采摘活动,都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心灵的洗礼 孩子们在这个优美的国度虽然只有短短的14天,但还是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是环境整洁风景优美,这点给我们感触最深,整个加拿大就像是一个规划的很好的大公园。随处可见的公园、茂密的森林和碧绿的湖水,让我们惊艳,这就是最好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其次是互相尊重,约克森学校暑期班的学生来自各个国家,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习惯,但是他们都能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第三,以人为本。这点大家在过马路的时候体会特别深刻。在加拿大的这段时间,我们真正体会到车让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如何的深入人心。每次过马路,特别是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车子都主动停车,让行人先走。在大型超市外的停车场,离超市最近的停车位肯定是残疾人和带小孩的家长专用。 此次游学,我们借助微信平台,实时转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每天家长通过微信,浏览实况,跟我们老师沟通,这样,既让家长安心,又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的转变。同时加强了家校联系。 四、后 记 两周的时间悄然而逝,7月29日,我们迎来了毕业典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约克森校长、老师的肯定。30日,我们与住宿家庭依依惜别,坐在回国的飞机上,看着窗外属于温哥华的蓝天,我知道,无论是如梦境般的景色,还是生动的课堂,这些美好的回忆都只可忆不可回。带走收获,留下记忆,再见,兰里,别了,温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