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校级公开课活动系列报道二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19-12-31 14:37 语文组校级公开课活动系列报道二 同课异构展风采 听课研讨促发展
12月23日,语文教研组以“同课异构展风采,听课研讨促发展”为主题举行了第二场公开教学活动。高一集备组杨眉珍老师与高三集备组蔡雅鸣老师共同以《赤壁赋》为主要教学内容各开设一堂公开课,陈晨校长与语文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观摩、评课研讨。
杨眉珍老师课前借助群文阅读加深学生对苏轼身平的了解,同时以“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苏轼”和“苏东坡纪念馆选址活动正在进行,请你为黄州代言并陈述理由”两个问题为主导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在课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对苏轼的认识获得积累的同时,对课文《赤壁赋》有了更到位的解读。在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后,杨眉珍老师与学生一同探讨了儒、释、道对苏轼的影响。杨眉珍老师仪态大方,语出珠玑,与学生亲切对话,融洽互动。整堂课温暖明亮,授课大气有深度。
蔡雅鸣老师着重于文本解读,引领学生以课文为基础,寻找突破。以“乌台诗案那把大火有没有将苏轼烧成灰烬”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梳理寻找答案。在对作者思想情感“乐——悲——乐”的变化缘由探析中,启发学生领悟到苏轼的精神内核。课上小练笔“为苏东坡写人物简介”则是课堂一大亮点,将“读——思——悟——写”有效联合起来。蔡雅鸣老师从容大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良好。 课后,语文组全体成员集中正兴楼二楼会议室就杨眉珍老师和蔡雅鸣老师的公开教学活动进行点评和研讨。语文教研组长郑友花老师主持会议,连宇校长、严涛主任以及高中部老师作主要发言。
施凤娟、张贻芳、汪芳、赵婷等老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做出点评。几位教师从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文本解读、课堂活动、课程实施等方面做出认真点评并给出宝贵意见。一致认为杨眉珍老师的课内容丰富、解读深度,设计巧妙,语言干净;蔡雅鸣老师的课从容自若,思路清晰、课堂活络、重点突出。
严涛主任表示,课堂始终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要充分让学生“聊”起来,让老师听到学生在“聊”什么。并针对杨眉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认为这是一堂有深度的课,在文本细节和语言诵读方面可以再多做点功夫。
连宇校长指出,语文课的语文味就是文本解读,语文教师要有“工匠精神”,不断钻研文本,建构文本。同时针对蔡雅鸣老师的课提出指导意见。他指出,要注重设置问题的技巧,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课异构展风采,听课研讨促发展。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名师示范重引领 教学教研攀高峰 12月24日,为进一步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提携青年教师成长,连宇校长开设了一堂以《兰亭集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公开课。在短短45分钟的时间里,与学生畅谈“乐悲”,纵论死生。连宇校长善于把握课堂节奏,衔接自如,时而疾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如磁石一样吸引学生品味语言,使得学生得到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充分实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探究“因何而乐”“因何而痛”“因何而悲”三个核心问题时,连宇校长不仅引导学生抓住了关键的语段,还适时补充写作背景知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连宇校长机智的课堂点拨、巧妙的引导、恰当的鼓励让整堂课环环相扣,精彩不断。 连宇校长的这次示范课活动,不仅充分发挥了名师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而且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是我校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语文教研组定将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勇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