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教学匠心·主题教研|以体润心 赋能成长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体育教研组开展专题讲座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5-05-24 13:57

为深化省级“十四五”课题研究成果,探索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融入闽江学院附属中学“五育并举”理念,落实“身心健康的生活者”毕业生培养目标,提升体育教研组工作,近日我校体育教研组成功举办“校园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究”专题讲座。

图片1.png图片2.png

5月21日,卢锦涛老师提出篮球运动宛如一剂良方,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它是释放压力的绝佳途径,能促使学生身体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缓解紧张情绪,驱散焦虑与疲惫。它也是培养自信心的摇篮,学生在投篮、助攻、防守等成功体验中感受自身能力与价值,增强自信心。此外,篮球运动还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锻炼意志品质,使学生在逆境中学会坚持,勇于面对挑战。

图片3.png图片4.png

卢老师强调,体育教师不仅是技能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作为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比如课程设计巧融合,在排球战术训练中融入沟通技巧培养,在体锻课中增设心理放松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渗透到体育教学;通过校园体育赛事中的胜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在团队项目中,鼓励学生学会倾听与合作,化解人际矛盾;关注“特殊学生”需求,为体能较弱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用体育的力量点燃他们的自信之光。

图片5.png图片6.png

5月22日,作为德育处主任兼体育教师,江如老师围绕体育活动的育人价值、教师实践策略等核心内容展开分享,结合学校特色体育活动案例,为在场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思维盛宴。

图片7.png图片8.png

老师揭示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规律运动不仅能调节多巴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更能通过目标达成、团队协作与自我突破,提升学生自信心与抗压能力。结合我校实际,老师以校园体育活动为案例展开分析:校篮球队通过高强度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啦啦操团队在集体编排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田径队的耐力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坚持与自我超越。此外,校园吉尼斯挑战赛的趣味项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造力,大课间活动中的团体游戏则有效缓解了学业压力,让校园充满活力。

老师总结道:“体育不仅是强身之法,更是铸魂之道?!彼粲跞逄逵淌σ钥翁庋芯课趸中诰蛐T疤逵疃挠饲蹦?,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阳光体育”课程体系,优化大课间活动形式,拓展校园体育文化内涵,让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收获快乐、健康成长。


图片9.png图片10.png

讲座结束后,教研组教师围绕“如何提升体育活动的心理干预效果”“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将立足课堂、创新方法,让体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护航者”。

以体润心,向光而行。我校将继续以省级课题研究为引领,深耕体育育人沃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供稿:体育组

审核:教科室












惠来县6iy904| 北碚区at6824| 通江县trw596| 永胜县u7o280| 紫金县xao711| 吴江市zry610| 贡觉县7gc657| 雷山县sk7208| 嘉黎县bmm670| 通山县i5u491| 都安sun112| 六安市5mr932| 武汉市wo6260| 五原县6kp774| 炉霍县nf689| 安顺市iyo177| 葵青区w6h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