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匠心·课题研究丨数智赋能,探索跨学科教学新路径——闽江学院附属中学《AIGC赋能高中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KCA2025211)省级教学示范课暨省级开题报告会纪实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5-10-20 08:00 金秋九月启新研,课研联动赋新能!我校以“AIGC技术赋能教学创新”为核心牵引,围绕省级课题《AIGC赋能高中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课题组于2025年9月19日以“国培计划(2025)”省级教学示范课搭建实践载体,于2025年10月23日再以课题开题报告会深化研究方向,构建起“示范探路、研思接力”的模式,为AIGC与高中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拉开序幕。 一、示范课先行:AI赋能下的跨学科教学“活样本” 作为课题理念的首个实践载体,刘剑校长执教省级高中化学示范课《分散系 胶体》,课程以物质分类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比溶液与浊液的特性,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胶体的概念、性质及应用,环节设计层层递进、重点突出。 教学中,刘校长紧扣“跨学科”与“AIGC赋能”两大关键词:一方面,巧妙串联工业除尘、古代明矾净水、现代净水技术、隐身战机涂层等跨化学、历史、工程技术领域的案例,让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现实应用深度联结;另一方面,借助AIGC工具实时生成胶体性质模拟动画、跨学科案例拓展资料,既突破传统教学的可视化局限,又为学生搭建起“知识迁移”的思维桥梁,课堂上思维碰撞不断,充分展现了课题“技术+跨学科”的教学创新方向。
二、开题明方向:专家领航锚定研究路径 示范课结束后,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AIGC赋能高中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开题报告会在闽江学院附属中学随即召开。会议特别邀请福州市教育研究院化学教研员姜淼,为课题研究把脉定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课题主持人刘剑,教科室主任曹育红,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共绘教育创新蓝图。 会议伊始,课题组核心成员系统汇报研究方案,从课题研究背景、核心目标(探索AIGC赋能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具体路径)、实施步骤(分“模式构建—课堂实践—成果提炼”三阶段)、预期成果(形成教学案例集、实施指南)等方面展开说明,明确将以示范课为起点,持续优化“AI工具+跨学科主题”的教学范式。
专家组姜淼老师高度肯定课题的实践价值,认为示范课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从理念到课堂”的鲜活参照;同时,她围绕“AIGC工具的学科适配性”与“跨学科主题的梯度设计”两大核心方向,提出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专业建议。刘剑校长强调,后续将以课题为核心载体,推动多学科教师参与AIGC技术应用实践,让这一技术真正融入跨学科教学全过程,切实提升教学质量。随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研究细节深入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为课题的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总结 此次“示范课+开题会”的联动,既是我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实践,也为课题研究筑牢了“实践先行、研思并进”的根基。未来,课题组将以研促教、以教践研,持续探索AIGC赋能跨学科教学的新路径,力争产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成果,为高中教学创新注入新活力。
供稿:薛云芳 高居敏 初审:曹育红 终审:刘剑 |